孔子从曲阜到洛阳拜老子师,辗转辛苦到达,老子问他为什么要拜他为师,他说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,学习是没有止境的。孔子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很努力,当然也是学到了更多的东西。
孔子曾经拜师于多位名师之下,其中最著名的是拜师于老师有若、闵损。据传,孔子在向有若求学时,曾经默赏《易经》三昼夜,终于理解其精义。而闵损则教导孔子勿轻信流言,要慎思明辨,为后来孔子治天下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此外,孔子还曾向老师颜回、曾子等许多先贤求学,不断吸收营养与智慧,才有了他后来的思想建构。这些拜师故事,不仅突显孔子求学精神,也表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尊重。